2030年 最赚钱的将是机器人出租车

日期:  2024-06-12   作者: 打标机维修

  OFweek机器人网讯:也许仅仅是在两个产品周期之内,汽车生产将不再是产业中最赚钱的那一环。而这一观点,正在被各大汽车公司的行动所佐证。近日,国际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报告认为:到2030年,机器人出租车——完全自动化电动车的供应商将赚取汽车产业总利润的40%,整车厂(OEM)及零部件供应商(OES)将分别占总利润22%和14%,相比如今,其利润将下降16%和17%。尽管在2014年,汽车公司的投资回报率(ROIC)仅为8%,已经低于例如化工公司、药品制造商等重工业制造商。

  5月底,大众向以色列打车应用Gett投资3亿美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享数据。大众汽车将为客户提供Gett服务,而Gett司机购买大众汽车用作出租车时能够轻松的享受折扣优惠。大众汽车集团CEO穆伦在一份申明中表示“在我们2025年的未来战略框架内,大众集团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综合出行解决方案,以客户及其出行需求为中心,而与Gett的合作是我们在这一道路上实现的第一个里程碑事件。”

  正在尝试“变身”为服务企业的并不止大众一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福特汽车当时的总裁雅克·纳赛尔(JacNasser)表示,互联网造就的新型商业模式意味着福特可把组装汽车这种枯燥的任务外包出去,把自身重塑为“出行”公司,把交通运输作为一种服务来销售。

  在大众之前,丰田已经向优步来投资,而通用汽车则向优步在美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lyft来投资,一方面投入其叫车服务另一方面也还是为了分享自动驾出租车(robotaxi)的发展成果。而奔驰与宝马都推出了自己的分时租赁品牌,Car2Go和Drive Now。

  罗兰贝格的模拟显示:到2030年,对自有车辆的需求和包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现有企业的传统业务会下降近30%。直到2025年,对于传统汽车共享和点对点(P2P)交通的需求仍会增长,但这些交通方式随后将被无人驾驶机器人出租车所取代。

  最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全自动驾驶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里程碑决策,承认计算机也是一种新型司机。而在5月份的亚洲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则参观了一家中国初创公司——飞驰镁物/苏打科技的的展台。此公司创立于2014年年底,定位为DMSP(digital&mobilityserviceprovider数据及移动服务供应商)。由飞驰镁物衍生而来的苏打科技则定位为智能交通、汽车共享领域的创新企业,其希望能够通过算法一辆车提供七辆车的运力,目前其已经在北京、成都开始运营期汽车分时共享产品。

  而罗兰贝格认为,未来类似飞驰镁物/苏打科技一类的交通服务供应商,将可能将占据未来汽车产业ECO中的“利润优厚端”。这是因为,交通服务供应商能接触各类用户、获取最大出售的收益和利润。其中的大部分是“轻资产”企业,他们相信汽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技术只是满足移动需求的诸多途径中的一=种。其竞争优势建立在为其目标群体提供定制化交通服务的平台、算法和智能基础之上。

  而目前人们所熟知的整车厂则作为设备制造商,其经营模式可能仅限于制造和销售车辆,向交通服务供应商销售汽车,或者更有可能出租汽车。这其中,只有名牌设备制造商的强势品牌才能在交通服务行业保持优势地位。

  此外,基础设施厂商、设备组件厂商、基础设施组件制造商,也将与交通服务供应商、设备制造商一道,成为未来汽车产业ECO的五个基本主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