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机器人风起人形机器人时代开启国产供应链确定性强

日期:  2024-05-24   作者: 机器人主板维修

  1、Optimus量产是特斯拉实现L5无人驾驶关键,国产驱动部件迎来供应链机会

  Optimus人形机器人量产后将发挥使用场景和视野高度等优势,为特斯拉神经网络算法提供海量长尾场景数据支持,帮助特斯拉实现L5级别的FSD算法迭代。机器人量产后,减速器、电机等驱动部件或寻求外部供应。基于与人形机器人相同的技术原理,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具有技术积累和产能优势的厂商将首先受益。

  长尾场景识别是L4-L5无人驾驶突破的必经之路。特斯拉的纯视觉技术路线迭代需要路外数据补充缺乏的长尾场景,人形机器人能在规避法律风险的同时进入室内环境收集人体形态等长尾效应显著的数据。目前世界上相关技术水平能支持人形机器人生产落地;特斯拉推出Optimus机器人将提振产业链信心,加速降本量产。减速器、电机等传统驱动部件厂商将获得产业链机会。

  3、市场空间测算:2030年加速渗透后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或达4496亿元

  人形机器人的目标客户与豪车花钱的那群人高度重合。当前阶段人形机器人的消费主要由尝鲜、炫耀等情感需求拉动。假设Optimus将分别于2023年/2025年/2030年实现首批预定/规模量产/渗透率加速提升,单价分别为50/20/16.8万元,我们测算,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分别为561.1/2153.9/4496.0亿元。按减速器均价1000元、伺服电机均价800元、Optimus规模量产价格20万元计算,减速器和伺服电机成本分别占人形机器人BOM表的20%和16%;假设Optimus各生产的全部过程BOM表比例不变,参照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测算结果,我们测算,2023年/2025年/2030年驱动部件减速器和伺服电机的新增市场空间分别为202.0/775.4/1618.6亿元。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出现让整个行业迈入更务实的思考阶段,技术驱动带来的颠覆性创新亦带来全新历史性机遇,传统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厂商已经具备相应技术储备,有望在特斯拉即将开启的人形机器人时代率先受益。

  我们认为,国产零部件进入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确定性:减速器 伺服电机 传感器。(1)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已实现技术突破,可实现进口替代,国内市场呈现中日双寡头垄断格局;RV减速器也初步解决传动精度、扭转刚度、稳定性等性能问题,未来成长空间打开。受益标的:绿的谐波、中大力德、双环传动。(2)伺服电机:机器人需要高力矩、高精度、高稳定、强抗干扰的伺服电机。特斯拉受益于电车业务,在电机方面有雄厚的技术积累,但不排除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寻求外部代工的可能。目前用在机器人上的国产电机已实现重大突破。受益标的:汇川技术、禾川科技、埃斯顿;其中空心杯电机受益标的:鸣志电器、江苏雷利。

  风险提示:特斯拉机器人研发及量产进度不如预期,疫情反复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双环传动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埃斯顿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大力德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汇川技术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江苏雷利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鸣志电器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