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技术瓶颈!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实现机器人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日期:  2024-05-26   作者: 机器人伺服电机维修

  近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指出,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总实力持续增强,产业规模迅速增加,市场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但关键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高端供给仍然不足,行业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突破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不断的提高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操作系统等核心环节的国产化替代率,打造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高地,是目前行业发展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是

  经过多年的创新研发,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在机器人核心部件的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攻克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60余项,实现机器人核心部件(控制管理系统、伺服驱动、电机、本体)等方面自主、安全、可控的运行。

  在整个机器人系统中,控制器被视作“大脑”,在这里会集成所有信号,经过处理后传递给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作为“神经中枢”,在接到信号后将其转变为能被电机理解的变化值,驱使电机运动;而伺服电机就是执行“末梢”,使机器人的运动部位发生位置、方位等变化。

  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控制管理系统解决了国产工业机器人“无脑”卡脖子问题

  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重点突破机器人末端抖动抑制技术,针对工业机器人伺服装置多轴、体积小、集成度高等应用要求,全面布局伺服驱动系列新产品研发与升级,形成模块化驱动器、一体化驱动器、关节模组驱动器和驱控一体控制装置等多款新产品成果。其最新推出的工业机器人驱控一体控制装置,将传统的控制器、伺服驱动器、IO以及机器人控制柜中的其他安全电气元件进行有机集成,在软件上深度融合运动控制、机器人动力学、多轴电机控制以及数字IO控制,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软硬件驱控一体化。

  国产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发展,要么高价进口,要么创新突破、实现自主,否则将会一直面临被“卡脖子”的情况。因而,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从始至终坚持自主创新,紧密围绕国内外机器人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以高要求、高视角、高目标为起点,以重创新、推应用、促开放为导向,以国际化、智能化、工程化、标准化为准则,以智能制造为主战场,以机器人市场应用为突破口,逐步提升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与国产化率。

  近日,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新址中德(水土)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园5号楼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新基地将更大可能地助推机器人技术革新,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赋能。

  2021慕尼黑华南电子生产设备展预登记开启!电子智造全产业链亮点尽在掌握

  超前点映 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两大核心专区,10月广东智博会IARS东莞提前预展!

  十月机器人盛会聚焦东莞广东智博会,300余家品牌厂商诠释“让智造更智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