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尔大学最新研发 仿蜗牛式爬墙机器人

日期:  2024-05-30   作者: 机器人租赁

  布里斯托尔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模仿蜗牛运动的机器人。布里斯托尔机器人实验室的研究小组为机器人安装了滑动吸力装置,使其能够在水上滑动,这种水是蜗牛黏液的替代物,也是一种黏合剂。这项研究发表在5月13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展示了一种让机器人轻松攀爬墙壁的新方法,有可能改变风力涡轮机叶片、船体、飞机和摩天大楼玻璃窗等难以接近的表面的自主检查方式。

  在探讨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的理论基础之前,我们第一步需要理解传统的吸附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何需要新型的吸附机制。传统的吸附方式,如真空吸盘、磁力吸附等,虽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攀爬机器人的稳定附着,但它们往往面临着能耗高、对表面要求高、适应性差等问题。因此,研究团队急需一种新型的吸附方式,既能适应各种复杂表面,又能够降低能耗,提高吸附效率。

  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应运而生,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液体润滑和界面黏附的科学原理之上。水作为一种常见的液体,拥有非常良好的润滑性和流动性。在吸附界面中引入水,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摩擦阻力,使得吸附头能够在不同表面上更顺畅地滑动。同时,水的存在还可以填补吸附头与接触表面之间的微小间隙,从而增强密封性,提高吸附力。

  亲水硅胶是一种理想的材料选择,因为它拥有非常良好的弹性和亲水性。亲水硅胶的弹性使得吸附头能够更好地适应不一样形状和粗糙度的表面,而亲水性则有助于水分在硅胶表面均匀分布,逐步降低摩擦阻力。此外,亲水硅胶还具备优秀能力的耐磨损性和抵抗腐蚀能力,能保证吸附头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性能。

  研究团队通过构建力学模型来深入分析吸盘在不同载荷和表面条件下的滑动性能。在力学模型中,并且在实际实验中,考虑到吸附头与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黏附力以及水分的润滑作用等因素。实验结果为,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能够明显提高吸附头的滑动性能和负载能力。尤其是在干燥或粗糙的表面上,这种机制的优越性更为明显。

  为了验证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团队设计进行了旋转测试。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吸附头固定在旋转的圆盘上,通过逐渐增加转速来观察吸附头的滑动情况。实验结果为,在引入水后,吸附头的滑动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即使在非常快速地旋转的情况下,吸附头也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圆盘上,没再次出现脱落或移位的现象。这表明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吸附头在各种动态环境下的稳定性。

  在平移测试下,团队将吸附头在水平面上进行直线滑动,同时记录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和滑动距离。实验根据结果得出,在水的润滑作用下,吸附头在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明显降低,滑动距离也得到了延长。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能够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滑动效率。

  负载测试方面,研发人员将吸附头上施加不同的负载,观察其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实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即使在较大的负载下,吸附头仍然能够保持稳定滑动,没再次出现脱落或失效的情况。这表明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具备优秀能力的负载能力,能够很好的满足攀爬机器人在实际在做的工作场景中的需求。

  除上述三项测试外,团队还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实验,以进一步验证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的优越性。研究团队将传统吸附方式与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进行了对比测试。实验结果为,在相同条件下,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在滑动稳定性、黏附力和负载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

  滑动吸附机器人的整体结构设计紧凑且功能性强。最重要的包含吸附头部、控制管理系统、动力系统和机身框架等几个关键部分。

  1、吸附头部:吸附头部是机器人与攀爬表面非间接接触的部分,其设计对于机器人的吸附性能至关重要。我们采用了柔软且拥有非常良好弹性的材料来制作吸附头部,以确保其能够紧密贴合各种形状的表面。同时,吸附头部内置了微型水泵和储水装置,用于在需要时向接触界面注入适量的水,以增强滑动吸力。

  2、控制管理系统:控制管理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负责接收指令并控制机器人的所有动作。我们设计了一个微型控制器,内置多种传感器,如距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以实现精准的位置控制和动作协调。此外,控制系统还具备无线通信功能,可以与远程操作平台做实时数据传输和指令接收。

  3、动力系统:为了提供足够的驱动力,我们为机器人配备了高效能电机和减速器。这些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扭矩大等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机器人在各种攀爬场景中的动力需求。同时,我们还设计了精密的传动机构,以确保机器人的动作平稳且精确。

  4、机身框架:机身框架是机器人的整体的结构,承载着各个部件并提供必要的保护。我们采用了轻质且强度高的材料来制作机身框架,以减轻机器人的整体重量并提高抗冲击能力。同时,机身框架的设计还最大限度地考虑了空气动力学因素,以降低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风阻和能耗。

  控制系统是滑动吸附机器人的核心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性能和稳定能力。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将整个控制管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实现特定的功能。这种设计方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还使得整个控制管理系统灵活性更好和高效。

  1、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是控制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并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依据这一些数据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我们最终选择了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制器,以满足机器人对实时性和精度的要求。

  2、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机器人的各种状态信息,如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这一些信息对于机器人的精准控制和安全保障至关重要。我们为机器人配备了多种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等,以实现全方位的状态监测。

  3、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负责实现机器人与远程操作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指令接收。我们采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或蓝牙等,以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通信模块还具备数据加密和校验功能,以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4、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负责为机器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并监控电池的状态和电量。我们设计了智能充电管理系统,以延长电池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并提高充电效率。同时,电源管理模块还具备过充、过放保护功能,以确保机器人的安全使用。

  为了验证滑动吸附机器人的实际性能,研究人员在多种复杂表面上进行了测试。测试根据结果得出,该机器人在各种材质和形状的表面上均展现出了良好的攀爬能力和操作灵活性。无论是在光滑的玻璃表面还是在粗糙的墙壁上,机器人都能够稳定地附着并自由移动。此外,研究人员还对机器人的负载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其能够承载较大的重量并保持稳定的攀爬状态。这些测试结果充分证明了滑动吸附机器人设计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滑动吸附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工业检测与维护、户外救援、军事侦察以及高层建筑清洁等,其独特的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使得它能够轻松攀爬到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作业,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这项技术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能源供应的限制、对特殊表面的适应性、极端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问题,以及要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和自主性,这些都需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来克服,从而推动滑动吸附机器人在各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机制在攀爬机器人中的实际应用,不仅证明了其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能黏附运动策略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机器人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如表面粗糙度、拓扑变化等问题,团队研究人员将继续优化吸盘设计和材料选择,进一步提升滑动吸附的效率和适应性。水增强软滑动吸力有望在更广泛的机器人如攀爬机器人、户外检测机器人和机器人运输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