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的新玩家

日期:  2024-05-12   作者: 安川机器人保养

  最近,关于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新闻再度占据了国内外社会化媒体的热搜榜:3月19日,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牵了一条名为“SpotMini”的机器狗亮相MARS大会;两天后,在2017年一度引发舆论恐慌的全球首位机器人公民索菲亚就在尼泊尔出席了一场联合国会议。

  同一天,也就是3月21日,在全球拥有5亿多活跃用户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猎豹移动,在北京一口气推出了六款机器人产品,包括接待机器人豹小秘、零售机器人豹小贩、儿童陪伴机器人豹豹龙、小豹AI音箱、无人值守的咖啡店豹咖啡以及能够切菜、烤串的七轴机械手臂。

  此外,猎豹移动CEO傅盛还发布了其人工智能战略,宣布对外开放其自主研发的猎户机器人平台Orion OS。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机器人产业已成长为全球瞩目的新兴行业,中国也已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产销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慢慢的变多的中国企业正在与跨国公司比肩前行。

  早在2016年,猎豹移动就通过旗下的猎户星空开始布局人工智能及服务机器人。

  “今天,AI就是新时代的生产力,只有把握这种新技术、新趋势,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猎豹移动CEO傅盛说。

  他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成本的飙升,服务机器人产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有望超过工业机器人成为未来机器人行业的主角。

  服务机器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1989年,美国人Joseph Engelberger在《服务业中的机器人》一书中对其作了全面介绍,并列出了医疗、家务等至少15个应用领域。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服务机器人的潜在市场得到业内普遍认可,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以下简称IFR)对其作出了明确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

  不过,服务机器人真正引发公众普遍的关注是缘于2015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超能陆战队》,剧中主角“大白”就是一个医疗陪伴型服务机器人,只要一次简单扫描,就能够检测出生命指数,然后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治疗几乎所有疾病。

  过去五年,虽然全球服务机器人的产销量还比较低,但市场增长较快。IFR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可达29亿美元,2020年将迅速增加至69亿美元,平均增速达27.9%。

  美国已经将服务机器人作为机器人领域的发展重点;日本也制定了宏伟目标,要在2020年将非制造业领域的机器人市场扩大到2012年的20倍。

  而中国,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外,还出台了《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6-2020 年)》。鼓励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在政策和市场的加持下,服务器机器人市场正吸引着慢慢的变多的尝鲜者,其中不乏一些本身毫无技术积累的新加入者。

  通过前期对服务机器人市场的调研,傅盛认为,“一些服务机器人企业只是将采购来的硬件组装到一起,一些只是生产一些炫酷且不实用的样机,无法推向市场,整个市场缺少真正拥有核心技术、懂客户的真实需求的企业。”

  在他看来,服务机器人行业目前存在两种思维:科学家思维和产品经理思维。前者多是在等待技术成熟,利用现成的技术做产品;后者则是将现有的技术组合成有需要的产品,一步步进行改善,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

  而猎豹移动给自己的定位是后者,其做服务机器人的最大技术优势源于其具备场景化思维及产品化能力,这区别于传统AI公司的通用技术能力。

  “很多人认为,我们也是外行,因为完全没做过机器人,但他们或许忘了,猎豹移动作为一家移动网络公司,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产品经验。”傅盛说。

  不过,产品经理出身的他也并非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最终决定做服务机器人时,傅盛就已意识到,机器人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单要精准把握单个技术,更需要对整个运行系统有全面掌控。

  单项技术上,猎豹移动凭借多年的积累和攻关已达到了业界顶尖水平。比如十万小时远场语音数据行业第一(目前已积累四十万小时);视觉识别精准度99%,曾获得ICCV人脸识别世界冠军;领先的室内视觉轮式导航等等。

  因此,傅盛将猎豹移动的机器人产品化路径确定为化整为零——先拆分语音交互、视觉导航、机械臂等核心技术,然后再把每一个关键技术产品化,分解成很多小的硬件,在这一过程中打磨技术,使其更加完美,最后再把这些核心技术组合成一个机器人产品。

  “这种由小及大的产品化路径可以把我们原有的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少走弯路,最大限度上保证产出的机器人产品在性能上达到最优。”傅盛说。

  在去机场、酒店做了多次调研后,傅盛和团队最先把目光锁定在了接待机器人上,这就是豹小秘。

  这款高1.3m、无臂的接待机器人,主要面向企业、酒店、商城等公共场所,除了像前台一样引导客人达到指定位置外,还能扮演老板的分身,远程监控员工,还可以充当保安,全天候自动巡逻。

  除此之外,猎豹移动还针对家庭场景推出了专门针对儿童的陪伴机器人豹豹龙和由工业机器人改造升级而来的七轴机械手臂。

  豹豹龙具备可爱的外形和逼线小时安全陪护,危险实时提醒,同时引进了多家儿童教育平台的优质少儿课程,让孩子们可以每时每刻学习。

  而七轴机械手臂则成功从生产车间走进日常生活,切菜、打蛋、炒菜、烤串样样能行,宛如一个厨师。在此基础上,猎豹移动还培育了能调制出高品质咖啡的机械手臂,推出了无人值守的咖啡店——豹咖啡。

  它可以通过生物识别,在大型商场、图书馆和游乐场等复杂环境中主动寻找目标顾客,进行产品营销售卖。猎豹移动曾把该产品投放到某大学图书馆进行了30天的测试,结果发现其以3倍的销售成绩远高于传统自动贩卖机。

  “这些产品都是依据市场需求而设计,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傅盛说。为了让更多花钱的人可以用上这一些产品,猎豹移动对产品的价格做了特别设计,推出了租赁服务,比如豹小秘和豹小贩的租金均为2999元/月。

  更让外界惊讶的是,猎豹移动此次还开放了猎户机器人平台Orion OS,向所有开发者公开所有的技术能力和数据积累。这是因为猎豹移动希望借此吸引更多人加入到服务机器人的行列中,带动技术进步,促进行业繁荣。

  “未来3~5年内,猎豹移动还会陆续推出更多让用户觉得聪明、有用的服务机器人产品,让机器人、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变成实用产品真正进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让全社会共享科学技术进步的红利。”傅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