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G1机器人成本拆解

日期:  2024-05-25   作者: 安川减速机维修

  近日,景兴纸业、盛通股份一字涨停,这两家公司,一家为长三角包装纸业龙头,另一家主要提供科技教育服务,涨停催化剂却是宇树科技一款9.9万元的人形机器人。

  这背后的原因是景兴纸业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景兴参与的容腾基金有投资宇树科技,容腾基金2024年最新一轮融资进入宇树科技,投资额为2000万元,持股票比例为1.8044%;盛通股份的全资子公司盛通知行则与宇树科技在四足机器人教育领域开展相关合作项目。

  我们注意到景业纸业除了投资机器人之外,还投资了低空经济,由于概念较新,产业机会大,产品眼球效应足,媒体聚焦后很容易拉动证券交易市场股价,可以说蹭概念赚得盆满钵满。

  目前,宇树背后的上市公司包括:景兴纸业(1.6%)、朗科智能(6.4%)、荣晟环保(1.6%)、吉华集团(1.6%)、实益达(0.9%),在这轮上涨中,这一些企业基本都有被挖掘、受益。可以说近两年拿真金白银支持机器人产业的上市企业,在当下热点轮动的市场情况下,基本在证券交易市场都能收报。

  在价格上,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15万-20万元似乎是默认最低价,马斯克去年表示Optimus价格将达到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万元,这也是计算了国内产业链成本后所得出的一个合理值。

  但这次G1 9.9万元的售价对比同种类型的产品低不少。而且此前宇树H1单台售价65万元,相较多个国外厂商,其实性价比优势也很明显,据悉H1还已通过代理商等渠道,向市场销售出100多台,主要卖给了大学、科研机构。那么这次G1 的价格就非常耐人寻味。

  G1基础款价格仅9.9万元,5月16日登录京东App可以查询到,京天博特已经上架了Unitree G1基础款,接受用户预定,配送信息数据显示当日下单承诺5月17日24时可发货,预计5月20日24时前可送达。

  有消息称宇树该产品未来或计划采取更多元化的销售方式,同时为了拉开时间差,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保护购买了H1的用户。

  公开消息显示G1人形机器人共两个版本,分别为G1标准版和G1 EDU版本,G1标准版含税售价9.9万元,G1 EDU版本作为进阶版,提供不同模块方案的搭配,售价方面将根据不一样的客户需求进行差异化定制。

  非常明显的点在于,相比G1标准版,G1 EDU支持Dex3-1力控灵巧手安装,并且可选多点触觉阵列,膝关节扭矩以及手臂负载更大,也可选配NVIDIA Jetson Orin高算力模块,支持二次开发。

  相较H1相比,G1虽然完成度相对也较高,但身材可谓是大幅“缩水”,有机构觉得,宇树眼下的市场重心也依然放在科研教育场景,因此,Unitree G1身高更接近桌椅、柜子等常见家具的操作高度,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该机器人其实很难如许多视频号吹嘘的那样进行家用。因此,G1的核心市场或许其实依然是高校、研究所。

  那么9.9万元的机器人,或许只是宇树作为头部企业用来作为阻挡竞品进入的一种方式,又或者是为背后投资者服务的一次尝试。

  如果深入剖析宇树G1的供应链成本构成,显而易见其低价策略或许并非赔本买卖,未来量产后利润其实还有一定空间。

  以市面上公开售价的零部件为例,如关节模组、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等关键组件部分厂商价格已经很透明,即使加上结构件、计算平台等其他必要支出,硬件成本批量化生产不超过10万元。而宇树还有自研自产一部分产品,例如G1的关节模组,带双编码器行星减速器模组价格是1199元,这款最大扭矩120Nm的产品宇树也在单独售卖。

  如果按照关节情况将宇树的零部件拆解,传动部件上,机器人旋转执行器大约包含了23个行星减速机、无框电机、驱动器、制动器、双编码器,目前市场行情报价分别约在350、500、300、100、250元,计算的大概零部件价格约为8050、11500、6900、2300、5060元,预估合计约33810元,上下波动值不超过3万元。感知部件上,1个标准视觉传感器约2000元,激光雷达约3000元,IMU约1500元,合计整体成本预估6500元,上下波动值不超过1万元。

  此外,躯体部分集成件最重要的包含机器人外壳、通讯模块、散热模块、供电模块、驱控模块、连接线束几大部分,我们依然按照市场公开售价取均值,能计算出每个部分的价格约为15000、5000、3000、3000、15000、5000元,合计约46000元,上下波动值也不超过2万元。

  灵巧手的成本之前一直是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大头,目前因时机器人的公开售价在5万元,灵巧手如果自研自产,除开前期高昂的设备投入,包括14个空心杯电机、14个多级行星减速机,12个触觉传感器,14个驱动器+编码器,其他的还有部分辅助机构,公开成本约12000、4500、6000、7000、5000、总体成本约在35000元左右。

  EDU版本才支持二次开发,主要是用的NVIDIA Jetson Orin高算力模组价格较高,目前约70000元左右。加在一起的整体成本在20万左右。

  当然由于目前全网还没有人拿到真机,具体软件和算法情况未知,多了一双手,关节数量也更多,这个数量的关节足以模拟出相当复杂的动作,实现非常细腻、精细的运动控制,满足真实场景应用,但开发难度也更大。因此计算成本需要仔细考虑软件算法这部分成本,而这又主要是工程师开发成本,初步按照宇树公开招聘信息取均值,能算出大概在30万元/人/年,以宇树目前的工程师数量来看,宇树团队整体投入产出比依旧很高,产品矩阵稳定后,研发公摊成本已经降低。

  这意味着,即便算上研发、营销和管理等费用,宇树G1的定价或许仍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在考虑到大规模生产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后,利润可能性有望逐步扩大。但因为目前该产品存在一定危险性,可玩性还在探索期,仍然不可能有很大销量,通过走量去降低零件商成本不太现实,9.9万的成本基本也接近极限。而G1 EDU版本的配置和价格,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保护了此前购买H1的用户。

  如果宇树科技此款产品故障率较低,能够稳定实现动作完成,那么完全具备进工厂做简单工作条件,已经具备商业化放量基础,未来后续机器人商用的步伐会促进加快。

  如果这款产品的实际出货量并不高,那么可能人形机器人的真正商业化落地,早期仍然只是资本局,距离落地还有非常大的距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