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的常见故障以及应对方法

日期:  2024-06-16   作者: 维修案例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故障问题,下面华科星小编就给大家列举9个我们都会遇到的故障问题及对策。

  1.轴承故障是最常见的电机故障之一。作为伺服电机中最主要的磨损件,一半以上伺服电机故障通常都归因于轴承问题。其具体表现多种多样,轻则电机转动时产生抖动、异响等,重则导致电机转轴卡死。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轴承故障如未得到及时的处理,通常还会带来次生损害。例如,轴承锈蚀的碎屑飞入制动器或电机编码器,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对策:①在使用伺服电机时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负载运行;②对于有轴电流的场合,增加导电刷或者采用含绝缘轴承的电机;③对伺服电机进行预防性维护。

  2.对于电机应用(尤其是电机轴与机械设备的连接处)暴露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场合,伺服电机常常要配备油封。电机轴工业级骨架油封能够阻隔污染物(油类、杂质类)来延长电机寿命。轴密封较易磨损,需按时进行检查和替换。

  对策:预防性维护;根据使用情况,建议每 3 个月替换一次,最长不超过 12 个月。

  对策:①在使用伺服电机时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负载运行;②监控电流及电流随时间的积累;③监控绕组温度。

  4.与异步电机不同,伺服电机的转子通常由永磁体构成。永磁体磁片通过贴面或者嵌入的方式,固定在电机的转轴上。

  5.电机反馈装置(旋转变压器、编码器等)将位置信号反馈给驱动器,从而使驱动器发出精确地电流以便进行精准的位置控制。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则另具圈数记录的功能。采用后备电池技术的多圈绝对值编码器,依赖外部电池的电能记录转子圈数信息。而采用机械齿轮结构的多圈编码器,通过霍尔原理可以永久的记录圈数而不需要维护,但成本相对较高。

  对策:①取决于具体应用环境,电池的寿命通常为一年或数年。定期更换电池,能够大大减少这类意外风险。或者,更加一劳永逸的做法是,改用机械多圈的绝对值编码器。②电机的安装必须要可靠接地。对于有轴电流的情况,需要仔细考虑使用绝缘轴承和绝缘编码器或者加装电机轴接地装置。③电机的安装过程中,例如加装皮带轮或联轴器时,如果不可避免敲击,可优先考虑先将编码器拆下保存,待全部机械安装完成后再安装编码器。这样的话,需要在伺服驱动器中重新调整编码器的相位角。④另一种预防码盘故障的办法是,采用近年来开始流行的金属码盘编码器。与玻璃码盘相比,金属码盘的抗振动和抗冲击性能要提高很多,而在分辨率和精度上则可以与玻璃码盘旗鼓相当。

  6.电机制动器是用于电源关闭时,将电机轴制动,防止转动;在制动器通电时,制动器处于释放状态。

  对策: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作为电机的静止保持装置,制动器不应在电机通电的状态下,作为电机减速装置来使用,这样会加速制动器的磨损。

  7.大部分中小功率的伺服电机都采用是自冷却。对于功率较大或特殊应用场合的伺服电机,也常见风冷或者液冷。

  9.连接电机轴需要抗扭刚性联轴器或加固型的皮带。电机工作一段时间后,频繁的加减速可导致联轴器或皮带变松或滑动,这时候应该再次检查。

  对策:因此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严禁使用工具敲击轴、联轴器或滑轮。尝试从电机轴上拆下任何设备时,应使用液压装置从轴端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