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达公司深耕数字化、智能化领域 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日期:  2024-07-03   作者: 打标机维修

  在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达”)近2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的身影,只见生产线上,不一样的工业机器人正有序调试:举起激光笔为汽车轮胎刻字,挥舞机械臂将货物搬至流水线上,伸出分拣夹对无序元器件准确挑选……同时,搭载机器人零部件的自动导引车灵活发挥自动避障功能,平稳地前往产品测试区。在新时达机器人智能工厂,记者切身感受到厂内的数智化气息。

  新时达成立于1995年,以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专注于伺服驱动、变频调速研发技术以及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研制,助力国内制造业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公司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创新型企业。目前,新时达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大范围的应用于3C电子、电梯、半导体等行业,服务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时达以开发电梯控制管理系统起家,企业成立当年便研发出电梯串行控制管理系统,并于两年后推出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电梯控制管理系统主要对电梯轿厢的楼层指示、轿内指令、安全保护等来控制和管理,它的核心是控制器。”新时达总裁梁锐和记者说,“我们结合用户日常使用电梯时的场景,开发控制管理系统功能,尽可能提升电梯的智能水平。例如,针对用户乘坐电梯时不小心按错楼层键的情况,我们设置了再按两次该楼层键就可以取消的指令,解决了重复开关电梯门的问题。”

  基于控制领域的经验积累与技术革新,新时达持续拓展电梯控制管理系统的产品类别,现已开发出电梯控制柜、电梯变频器、电梯轿厢指令板等15种产品。

  安全运转与维护保养是电梯运行过程中须着重关注的因素。为此,新时达针对电梯全生命周期,推出“电梯云”数字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云平台技术,依托云监管、云服务等功能,通过全息通信实时感知并记录电梯运作时的状态,实现故障预测,为电梯日常管理、定期安全检查及维护计划等提供科学高效支持,并降低电梯运维成本。

  梁锐向记者介绍了电梯云最新的应用场景:“为杜绝居民将电瓶车带入家中充电而引发火灾隐患,我们在今年3月推出具备先进图像识别技术的AI摄像机,用于监测电梯内部场景。一旦监测到电瓶车进入电梯,便会立即触发警报,并通过APP或短信迅速通知社区物业和电梯维保人员,有效阻止电瓶车入户。”目前,新时达已为全球超300万台电梯提供智慧电气控制管理系统、部件产品及技术上的支持服务。

  “基于在运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基础,公司向变频驱动及伺服系统这两个方向布局发力,建立起自主核心研发技术平台。”梁锐介绍,变频技术能对交流电的电压和频率进行调节,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满足多种场景下的生产规格要求;伺服系统则能使目标对象的位置、状态等随着控制命令进行实时变化。公司突破这两项技术难题,为上下游客户提供智能生态化服务,产品已大范围的应用于供水、电梯、橡胶塑料等行业。

  “目前,新时达的业务版图紧密围绕运动控制技术展开。公司正加速布局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全产业链,努力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梁锐说。

  随着我们国家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及全球工业市场格局一直在变化,加之受政策扶持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影响,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快速提升。新时达敏锐捕捉发展机遇,结合自己发展实际,发挥核心运动控制技术优势,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工业机器人领域。

  “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在国内外都是重点发展领域。”新时达副总裁周广兴介绍,我国已连续10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未来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新时达涉足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初期,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彼时,国外一些企业起步较早,工艺技术更先进成熟,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优势。新时达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潜心攻关核心技术,反复进行成品测试,于2010年研制出首台工业机器人。取得突破后,公司加大发展力度、壮大研发队伍、打造智能工厂、完善售后保障,形成了具备业内竞争力的全方位布局,工业机器人年出货量节节攀升。

  打造智能工厂是新时达响应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展工业机器人业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历经数年建设,2020年12月,新时达机器人智能工厂正式投产。截至目前,该工厂先后获得“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上海市首批标杆性智能工厂”等认证。新时达机器人产品部副总监楚文斌介绍,新时达智能工厂是上海首个实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工厂,厂区仅安排9名员工负责监测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转及进行小部分人工干预。从零部件的装配、运输、焊接到样品检验,几乎由机器人完成,平均每12分钟便有一台机器人成品下线。

  为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时达积极主动与供应商建立紧密链接关系,探索广泛合作,以产业链融合促进技术创新。2022年7月,新时达成为打造首款“全长三角造”机器人项目的“链主”企业。近两年来,新时达牵头长三角12家上下游企业协同研发,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共同构建产业生态,促使长三角区域内国产机器人零部件实现整机应用。

  如今,新时达拥有9个系列80多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年产量超2万台,累计出货量超4万台,在汽车、新能源、消费电子、金属加工等多个行业形成规模化应用。

  多年来,新时达坚持创新驱动,注重研发投入,加强研发队伍建设,将自主研发作为企业立身之本。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超20亿元。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33亿元左右,占据营业收入比例近7%。目前,企业具有研发人员超千名,占员工总数的40%左右。

  机器人控制柜的更新迭代就是新时达坚持自主研发的成果之一。梁锐介绍,新时达于2012年推出第一代机器人控制柜,体积像床头柜一样大。控制柜是机器人的大脑,体积大意味着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工业机器人的移动和运转。公司研发团队下决心解决这一痛点,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以及数十次方案调整,先后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控制柜。去年9月,新时达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机器人控制柜问世,它的体积比第一代缩小近70%,柜内接线毫安。目前,第四代机器人控制柜已应用于光伏、金属加工等行业。

  新时达研发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关难题、技术人员进行成千上万次测试,取得了一系列研发成果。公司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辅助给水泵组、自主化“机器人控制管理系统+驱动系统”、全电脑电梯串行控制管理系统等一项项助力制造业数智化发展的产品,部分研发成果应用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此外,公司参与编制修订多项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拥有1100余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目前,新时达在上海、深圳、西安等地均设有研发中心,多家子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认证。

  展望未来,梁锐表示,新时达将坚持自主可控的发展目标,加大研发技术力度,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努力实现更多机器人产品的“中国创造”。(经济日报记者 邹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