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征求意见稿)征求反馈采纳情况

日期:  2024-05-22   作者: 机器人租赁

  关于《杭州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征求意见稿),我局于2024年4月8日至5月8日在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网上听证栏目()进行公示征集意见和建议,收到意见和建议6条,全部采纳。

  根据【第十八条】中的内容,建议政府在与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合作时,能够优化一下中介服务机构销售人员使用的话术。据我所知,中介在向客户介绍业务时,经常会扯上“政府里面有关系”、“街道里面有关系”、“工商里面有关系”之类的话术,来提高其在向客户开展销售业务时的“成功率”。稳定客户的心态,让客户产生一种该中介很厉害、很专业、背景很深的感觉,以加强该中介在客户心中的“靠谱感”。这在杭州这边的中介当中,是很常用的话术。但是大量的中介去使用这样的话术无疑会大幅度的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度。前几天浙江电视台名下的民生节目1818黄金眼就“注册公司”所用到的“街道招商地址”做过两期采访。目前在B站上搜索1818黄金眼的账号,在其主页上能够正常的看到相关的视频片段。在采访视频中,记者公开的中介在微信上的回复内容就是“街道里面有关系”之类的话术,这种话术严重损伤了政府的公信力度。因此,建议政府在与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合作时,能够优化一下中介服务机构销售人员使用的话术,避免公众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支持政府加速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以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尤其是第八条提到的“拓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场景”中提到的内容,我觉得太有必要了。以我目前所在的杭州市临平区的经济开发区为例,开发区内的不少制造业企业所用的生产设备都极其老旧且破烂,这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产生的次品太多,良率还低,一个很小的车间要很多个人,这导致人均生产产值低下,自然这样的车间工人的薪资待遇也高不了,这也使得现在很多年轻人可去送外卖送快递也不愿意进工厂,因为工厂工人的薪资待遇还没有送外卖的高。老旧且破烂的设备还使得工厂的劳动强度很高,还很危险。这进一步劝退了年轻人进工厂上班的热情。与送外卖送快递相比较,进工厂上班的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劳动强度又高,收益又低。但制造业又是国家命脉,是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中的。所以我觉得加速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以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真的很有必要。

  我曾经去过开发区中一家名为“欧创塑料建材(浙江)有限公司”的公司,这是一家生产塑料建材的公司,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此公司所用的挤塑机设备特别老旧且破烂,车间里面全是粉尘,一条线至少需要五名工人才能操作,两名工人负责配合装配拆卸调试,两名工人负责打包,一名工人负责质检,填装原料时,需要工人搬运几十公斤一袋的粉末袋,连着填装几十袋进粉末车,再由工人拉车连接至挤塑机吸管,一天要搬运填装好几次,劳动强度高的同时,生产效率还低,次品多良率还低,粉尘大,每次一个批次的产品生产好,换另一个批次的产品时,要把几百斤的模具拆卸换摸具重新装配,时不时生产机器还经常出故障,还要请维修电工过来维修机器,一名工人在扣除社保后一个月平均才只能拿到三四千块钱的工资。

  像这样的企业在临平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还有很多,这大大阻碍了临平区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加速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以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真的很有必要。这是一件惠民的大好事。

  钢结构生产制造是焊接智能化需求最大也是最迫切的行业,在这两年中实践中,通过视觉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机器人和焊接工艺相结合,智能化焊接在钢结构已经有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应用,但是由于钢结构生产中零部件非标比例大,焊接工艺复杂,智能化焊接设备价值相比来说较高和人工加工成本相比来说较低等因素,整个推进的程度并不快,设备投入产出比很低,产能替换很低。杭州萧山是中国钢结构的故乡,聚集着以杭萧钢构,东南网架为代表的大批钢结构企业,年产量超过300万吨,有着非常大的焊接机器人的需求和产业孵化能力,因此在目前的技术能力发展条件和实际工厂焊工能力水平,建议从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孵化两个方向一起进行政策引导和产业资金孵化支撑:

  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以焊工工作习惯和经验转移为焦点,以智能焊接操作系统和焊接工艺库为核心,发展简单易用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其整套成本不超过6个月焊工工资,让普通焊工能够最终靠1人管理多台机器人的方式,快速提高人均生产产量和保持稳定的焊接质量,让焊工能够最终靠使用这样的智能机器人真正赚到钱;

  产业孵化:政府通过多种资金孵化方式支持智能焊接机器人开发企业建立机器人设备租赁平台,不仅面向钢结构生产企业,同时也面向大量焊接外包队以及焊工个人(可以与支付宝,微信,京东等平台协同),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开发企业快读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保证销售回款,又可以大幅度提升有效地市场需求(租赁这种设备每个月可以赚8000块,每个月支付租赁费3000~5000元,这样不仅企业愿意购买,焊工个人也愿意购买)

  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年销量超万台的也就两家(南京埃斯顿和安徽埃夫特),借助上述的建议方向,杭州可以在短期内很快的扶持出来这样的智能机器人独角兽企业,对推动杭州新质制造业发展将产生有益的影响。

  应结合江南科学城(杭州主城区科技极核)、江南科学城(中国首个机器人小镇)、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打造2-3个智能机器人产业平台,力争成为AI的政策洼地和产业高地。

  需排除城西科创大走廊,城西科创大走廊没有一点人工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场景,需重点打造江南科学城,江南科技城,城东智造大走廊产业链闭环,顺序排位应将这三个靠前放置,体现重点。

  16应结合江南科技城(含中国首个机器人小镇) ,江南科学城(杭州主城区科创极核),城东智造大走廊等建设,打造2-3个智能机器人产业平台,力争成为AI的政策洼地和产业高地。

  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有任何人工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场景,应予以删除。不用任何政策都加上这个城西科创大走廊,变得像顺口溜,华而不实。要有目标性,实践性。

  钱塘下沙区域工厂有机更新,急需打造新的产业,建议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