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台送餐机器人落地真相:钱少事多还听话!

日期:  2024-05-16   作者: 安川机器人保养

  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人在餐厅“偶遇”送餐机器人,这一称得上最“普遍”的服务机器人似乎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大量在国内落地。

  长期以来,餐饮行业“缺服务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个季度,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都会发布一份《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榜》,餐厅服务员几乎次次排在“前三甲”之列,送餐机器人理所应当承担了补充这一空缺的任务。与此同时,疫情下“无接触”的需求也使送餐机器人慢慢的变成为最近最近一段时间餐饮行业无接触送餐的刚需。

  云启资本董事总经理陈昱告诉智东西,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中国经济进入了结构性转型的关键阶段,其中餐饮行业拥有4万亿的巨大市场,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机器人在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起到了营销引流的作用。基于对这一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的看好,云启资本在几年前就开始对送餐机器人进行投资。

  目前市面上曝光率最高的送餐机器人大多数来源于两家公司,擎朗智能和普渡科技。多家品牌餐厅使用了这两家公司的送餐机器人。比如海底捞、窑啊窑、呷哺呷哺等连锁餐饮机构是投放量最大的。

  擎朗智能CEO李通认为,送餐机器人一直存在巨大市场,如今规模化落地的现状也就代表着这一个市场正在被逐渐渗透。李通透露说,擎朗智能在全国布局的

  穿山甲机器人算得上是国内送餐机器人“考古”List中的一位重磅嘉宾,这家机器人企业曾在五年前凭借着一款外形“拟人”,双手托盘送餐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尽管由于业务规划的变动和送餐机器人技术演进,这家企业低调了几年,但穿山甲机器人近期新推出的新款送餐机器人已经被不少火锅、椰子鸡等餐厅“雇佣”。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送餐机器人行业销量几乎有1万台左右,预计2021年销量可达2~3万台

  当然,只有落地店铺的数量并不足以证明一款产品规模化落地了。通过我们对引进了送餐机器人的部分火锅店、烧烤店和中餐店三种不一样餐饮店的调查发现,除了占地面积有1600平方米,主打“智慧餐厅”的海底捞智慧餐厅配备了6台送餐机器人外,其他餐厅几乎都只有1~2台送餐机器人在店内进行传菜服务。

  当然,仅对于送餐机器人的推广来看,行业内同样有不同的声音。云迹科技也曾经是做送餐机器人的代表企业之一,而当这次我们联系到云迹科技品牌部负责人杨世允时,他却告诉我们,云迹科技用于传菜的机器人于半年前停止生产了,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都以为这类机器人价值有限,包括在使用场景和价格鸿沟上都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云迹科技目前更倾向于研发投放能自动上下电梯的机器人,达到帮顾客运送物品的目的。

  削减了一些非功能性设计,普遍配备4个以上托盘,以供单次运送更多餐品。并且,由于国产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以及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技术不断成熟,目前市面上使用的送餐机器人很少有使用磁条导轨设计行进路线了,送餐机器人活动起来更灵活自由。

  由于配有大量托盘,送餐机器人在单次送餐数量上相较人类传菜员更多,但为了顾及机器人的稳定性,目前送餐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大多限制在0.9m/s~1.2m/s之间,且无法像人类服务员一样为客人进行夹菜、拿纸巾之类的服务。

  选址几乎也只能选在占地面积几百平方米的大型餐饮店,餐饮店的过道宽度不能小于1米,且要求地面尽量平坦

  一个送餐机器人的传菜效率相当于1.5个传菜员,从具体数据上来看,送餐机器人一天能配送200~300托盘菜品,而人类服务员一般一天只能配送150~200托盘菜品。

  送餐机器人市场起步并不算晚,在2014年、2015年时,新松机器人和穿山甲机器人等机器人玩家的送餐机器人产品已确定进入大众视野

  ▲2014年、2015年新松机器人和穿山甲机器人的送餐机器人进入大众视线时间推进到近两年,包括技术上的支持、市场接受度、研发制造成本等影响送餐机器人推广落地的各方面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加之疫情间“无接触”要求对机器人行业的催化,送餐机器人这一品类落地的速度被加快,随之而来玩家也出现了一些分化。

  前文提及的穿山甲机器人也曾是首批将送餐机器人带向市场的企业之一,但从目前产品的投放来看,这家企业的送餐机器人或许因为在技术迭代或产品投放上失去了部分先机,进而在市占率的表现上相对没那么出色。而在2014年曾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新松机器人公司的送餐机器人,在近几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当其在疫情防控需求下又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时,外形上与6年前我们曾经见到过的机器人外差异也并不大。

  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也同样尝试从整机制造商和线下餐饮店两个角度看,但最终得出的结论却似乎是一致的,“无接触”只是送餐机器人能提供帮助的场景之一,而送餐机器人本质上还是要解决餐饮企业“招人难、用人贵”的困境,为餐厅工作人员减轻压力,为餐饮企业降本增效。

  他告诉我们,疫情下对“无接触”的需求的确推动了送餐机器人的落地,但其逐步规模化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送餐机器人更划算了,性价比更高,才会被客户购买使用

  它真正还要解决餐厅服务行业在用人方面的难题,以及帮人类服务员摆脱高频、重复的机械劳动,到那时送餐机器人将会成为市场刚需。

  “用机器人配送,在餐饮卫生上体验也会更好。”穿山甲机器人的张利强说道,“除了节省人力成本外,卫生方面也是机器人送餐的一个考量因素

  首先应该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机器人”,相对于机器人的载体,低成本、高完成度、以有趣的方式完成服务,才是服务机器人真正要做到的事情。

  通过与送餐机器人整机厂商沟通,并实地探索线下餐厅送餐机器人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送餐机器人如今最核心要解决的就是线下餐厅“招人难、用人贵、效率低”的问题。

  但实际上如今多数餐饮店引入的机器人依旧“观赏性”大于“实用性”,人们对机器人的好奇心要大于对其实用能力的评价。

  要解决这一现状,首先要做到的是产品技术的升级和与目前环境的契合。就像云启资本董事总经理陈昱所说,技术的演变带来产业的升级,AI可以替代人类完成简单重复工作,这个趋势不可逆转,送餐机器人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其未来或将更加普及,有效解决劳动力供给减少、成本上扬的社会问题,进而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释放想象力和生产力,促进产业实现高效能发展。